AI 浪潮洶湧!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親解搜尋引擎、智慧代理人與 Chrome 的未來藍圖
Google CEO 桑德爾·皮查伊談 AI 平台轉移的第二階段
在 2025 年 Google I/O 大會後,Alphabet 執行長桑德爾·皮查伊接受 The Verge 專訪,深入探討人工智慧如何從研究階段進入實際應用,以及這場技術革命對搜尋、網路生態和未來運算平台的深遠影響。
一、AI 平台轉移的階段性演進
1.1 從研究到現實的轉變
皮查伊強調,Google 正處於將深度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的關鍵時期。這種轉變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,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創新帶給數十億用戶。他特別提到:
- 文字擴散模型的快速發展
- 世界模型的探索與應用
- 多模態 AI 能力的整合
1.2 平台轉移的三個關鍵特徵
使用者介面革新
自然語言互動成為主要溝通方式,打破傳統人機介面限制
創作門檻降低
AI 賦能讓更多人能夠創造應用程式和內容
自我改進能力
AI 平台具備持續學習和優化的特性
二、從能力到產品的轉化之路
2.1 投資回報的長期思維
面對巨額 AI 投資如何獲得回報的質疑,皮查伊以 Gmail 和 Waymo 為例,說明創新產品的價值往往需要時間才能完全展現:
「2004 年的 Gmail 只是一個 20% 時間專案,但它最終催生了 Workspace 和企業業務。Waymo 在三年前備受質疑,但我們反而加大投資,因為我們相信底層技術的潛力。」
2.2 現有成功案例
- ▸ 程式碼編輯器:AI 輔助編程工具快速普及
- ▸ NotebookLM:知識管理和學習工具
- ▸ 企業應用:醫療記錄轉錄、法律助理等
2.3 未來發展方向
- ▸ 訂閱模式:用戶願意為 AI 助理付費
- ▸ 橫向整合:AI 影響搜尋、YouTube、雲端等所有業務
- ▸ 新業務機會:Isomorphic(基於 AlphaFold)等創新領域
三、搜尋引擎與網路生態系的共同演化
3.1 網路內容的爆炸性成長
皮查伊揭露了一個驚人數據:過去兩年內,Google 可爬取的網頁數量增長了 45%。這顯示儘管有 AI 生成內容的擔憂,網路整體仍在快速擴張。
網路平台的三重角色
3.2 出版商的憂慮與 Google 的回應
新聞媒體聯盟對 AI 模式表達強烈不滿,指控 Google「竊取」內容。皮查伊的回應強調:
- AI 模式仍會顯示來源連結
- Google 正在向更廣泛的來源發送流量
- 參照流量的品質正在提升
- Google 是唯一將發送網路流量視為高優先級的主要科技公司
四、AI 代理人時代的網路架構重塑
4.1 從網頁到資料庫的轉變
DeepMind 執行長 Demis Hassabis 提出的觀點引發深思:未來的網路可能不需要為 AI 代理人渲染網頁,而是成為一系列可查詢的資料庫。
傳統模式
人類瀏覽網頁 → 視覺化介面 → 手動操作
AI 代理人模式
AI 查詢資料 → API 介面 → 自動化執行
4.2 平台參與的經濟考量
服務提供商(如 Uber、DoorDash、Airbnb)面臨的挑戰:
失去客戶關係
AI 代理人可能成為用戶與服務之間的中介
商業模式調整
可能需要向 AI 代理人收取使用費或採用收益分享模式
價值重新定位
從直接服務提供者轉變為 API 提供者
五、下一代運算平台:從螢幕到眼鏡
5.1 Android XR 與擴增實境眼鏡
Google 展示了與 Gentle Monster 和 Warby Parker 合作的 AR 眼鏡原型,預計開發者版本將於今年推出。
AR 眼鏡普及的時間表
5.2 實體世界的 AI:機器人革命
皮查伊認為,當 AI 透過機器人技術進入實體世界時,將是下一個重大平台轉移:
「今天的 Waymo 就是一個機器人。但當通用型機器人出現,當 AI 在機器人領域創造出神奇時刻,那將是我們都必須面對的下一個重大平台轉移。」
關鍵洞察與未來展望
1. AI 平台轉移的深度:這不僅是使用者介面的改變,而是整個運算堆疊每一層都在發生根本性變革。
2. 創造力的民主化:AI 將使更多人能夠創造應用程式和內容,就像網際網路讓每個人都能發表意見一樣。
3. 長期價值思維:真正的創新需要時間才能展現價值,重要的是專注於底層技術的突破而非短期商業回報。
4. 生態系統的共同演化:網路、搜尋引擎和內容創作者需要找到新的平衡點,在 AI 時代共同繁榮。
免責聲明
本篇文章部分內容參考自公開可得之文章或影音資料,並透過人工智慧(AI)工具協助進行改寫與翻譯,經作者整理與審閱後刊登。文章內容僅供學習與參考用途,不代表原始資料作者之立場,亦不保證內容之完整與正確。
若您為原始資料權利人,對本篇內容有任何疑慮,歡迎與本站聯繫,我們將儘速處理。